有序 有力 有效——“5·22”玛多地震第二日纪实

在抗震救灾一线践行初心使命。张多钧 公保安加 程宦宁 殷之皓摄

鲜红的党旗在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新的曙光,跃出了东方的地平线。

  远处的积雪开始消融,融化成一脉清流,从黄河源头开始它新的征程。

  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黄河乡藏文寄宿制学校的操场上,6岁的毛昂从救灾帐篷里探出小脑袋,脸上的笑容如同阳光般明媚。距离那场破坏了她的教室和宿舍的地震,已经过去整整一天了。

  22日晚,省委召开“5·22”玛多地震抗震救灾专题会议,指出要学习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继续全力做好伤员救治、群众安置、应急保通、灾情上报、疫情防控、次生灾害防范等,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有序有力有效推进抗震救灾工作。

  安置、救治、防疫、物资供应……在过去的这几十个小时,一场紧张有序、争分夺秒的抗震救灾战斗在黄河源头迅速打响。

  急!急!急!

  抵达玛多县后,玉树藏族自治州消防救援支队迅速成立一支前突小分队前往玛查理镇野牛沟村,对村民伤亡、房屋受损等情况进行灾情摸排。

  快!快!快!

  在总队现场指挥部统一安排部署下,青海省消防救援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立即分组开展模块化物资搬运、生活物资供应、医疗卫勤保障等各项战勤保障工作,并帮助受灾群众搭建帐篷。

  那是23日01时25分。在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143名应急抢修人员的努力下,11个安置点的第一批帐篷全部通电亮灯。

  那是在黄河乡藏文寄宿制学校。在暖和的帐篷里度过了地震后第一个夜晚的学生们像往常一样早起晨读。朝阳里,书声琅琅。

  那是在县民族寄宿制中学安置点。孩子们将来自玉树州消防救援支队的消防宣传人员团团围住,听这些叔叔给他们带来的“灾后消防第一课”。

  那是在格萨尔广场。地震发生后,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帮助13名老人撤离到这里后,又从民政局领取了帐篷和其他物资。目前,几位老人生活无忧。

  伴随着光明、爱和希望,让人振奋的好消息不断传来:

  玛多、玛沁两县受轻伤的17名群众中,12人已治疗出院;

  灾区市场商品供应货源基本充足,能够保障居民生活需求,商品价格稳定;

  灾区寄宿制学生,民政福利机构老人及儿童已全部妥善安置;

  经过电力、通信部门抢修,灾区供电及通信全部恢复畅通;

  ……

  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在救灾一线高高飘扬,一个个坚强堡垒在灾情最严重、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筑起。

  今天一天,黄河乡果洛新村党支部书记刚周都在忙着帮其他村的村民搭建帐篷。昨天凌晨地震发生后,刚周第一时间通知村民紧急撤离。紧接着,这个老党员马不停蹄帮助村民搭建帐篷。到了晚上7时,刚周家的帐篷才搭好。而这,是村里搭起的最后一顶帐篷。

  在玛查理镇噶丹村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上,武警青海总队果洛支队的官兵正冒着风雪为受灾群众搭建帐篷。地震发生后,这支队伍共搭建救灾帐篷500余顶,深入通信中断的扎地村、斗纳村、加果村,排查危房60余间,营救被困群众1人,搬运各类救灾物资10余吨。

  在达日县公安局刑警大队队长张力的带领下,25名赶赴灾区的民警第一时间成立临时党支部,联动当地政府交通、路政等部门,摆放指路标牌交通安全提示、维护交通秩序、疏路排险,装卸物资,配合政府部门安抚灾民、护航运送救灾物资,确保了震区干线公路保持畅通。

  忙完手里的工作,玉树老兵救援队队长更松求德松了口气。从赶到玛多县的那一刻起,他就和队员们迅速参与到救援工作中。搭建救灾帐篷、分发救援物资、安抚群众情绪……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玛多人民出一份力。

  这些挺身而出的人为受灾群众战胜灾害、重建家园增添了信心、勇气和力量。而这些身处灾难的普通人,也表现出中华儿女特有的坚韧与刚强。

  走进嘎旦新村,村旁的草原上满是村民自己搭建的颜色和形状各异的帐篷。天色渐暗,牧民三三两两回到帐篷。在明亮的灯光下,大家说着家常,想着未来……(咸文静 张多钧 公保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