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有正气,如同自家亲兄弟。凝心聚力如一家,生活幸福开红花……”在距离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织合玛乡几公里处,十几个牧民围坐在马路边稍作休息,他们身边放着铁锹、洋镐、撬棍、编织袋等工具。他们是织合玛乡各村村民,连日来,几场降雪导致这里的路面大面积结冰,给群众出行增加安全隐患。在乡党委的领导下,村民们主动带上工具,配合交通、应急等部门为道路除冰。休息时,大家唱起了歌儿,动听的歌声似在演绎“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动人故事。
民族团结是什么?它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青海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基石。正是民族团结的文化因子,让多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由浅入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将民族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大统战格局,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相应实施意见,建立了26项管长远、管根本工作机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构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传、大学习、大培训的格局,设置165个视觉形象主题雕塑和长廊,打造110个“石榴籽家园”,成立了省级研究中心和3个研究基地——用心浇灌和呵护,让民族团结之花结出累累硕果。
民族团结之花,扎根于交流交往交融的土壤中。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通过各民族长久以来共同居住生活、共同学习工作等交往交流活动,使各民族间全面交往、广泛交流、深度交融,进而达到相互尊重、理解、包容的状态。加强民族干部交流任职、民族工作经验交流等形式促进各民族交流,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正确认识,使各民族发展进步的过程成为相知相亲相爱的过程、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
民族团结之花,盛开于共同奋斗的征程上。新时代向我们发出了美好的邀约,也将林林总总的“问题清单”放在了我们面前。何以圆梦?惟有团结,惟有奋斗。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我们要以奋斗姿态作答,用作风、担当、作为,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各族人民要继续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形成青海各族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书写新的恢宏篇章,创造新的更大奇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俯瞰今日青海,社会稳定之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长治久安之帆御风高扬、壮歌前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越是伟大的事业,越需要凝聚广泛的思想共识,熔铸强大的精神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就有了战胜一切困难与挑战的强大信心和力量,我们就永远不会迷失前进的航向。